全球首个!任明扬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参与提供taTME高级别证据发表时间:2025-02-06 10:50 1月24日,由我院胃肠肛肠疝外科任明扬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撰写的文章《Transanal vs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and 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Rectal Cancer The TaLa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影响因子63.1)发表。文章阐述了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在治疗直肠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是中国结直肠外科关于taTME首篇刊登于四大医学顶刊的研究成果,揭示了taTME在治疗直肠癌方面具有确切的长期疗效和微创优势,也是继2023年1月任明扬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在《Annals of Surgery》(影响因子13.8)杂志发表的证实taTME在安全性及术后快速康复方面优势的又一篇高质量文章。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高发癌症,其中直肠癌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中国直肠癌占比更是超过三分之二。此外,直肠癌好发于中低位置(靠近肛门),传统腹腔镜TME在复杂骨盆病例中具有保肛难、创伤大等劣势,而taTME很好地解决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问题,提高了此类患者的保肛率。 taTME手术利用现有的腹腔镜TME器械,借助其独特的自下而上的操作路径,可以更精确地处理肿瘤远端,且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行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实现更高水平的微创。此外,taTME对肿瘤远端切缘的更好掌控,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肛门保留率,避免因永久性肠造口而给患者生活带来的不便。尽管taTME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要将其作为外科标准术式广泛应用,必须充分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院胃肠肛肠疝外科团队深耕直肠癌微创治疗领域10载,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在直肠癌微创治疗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国际引领的跨越式发展。2015年,团队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taTME手术,每年手术量在80台左右,将远端切缘达标率提升至97.5%,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开辟了保肛新路径。2019年,科室创建无切口示范病房,开设西南地区首个经肛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已线下培训了全国各地100余名学员,成为国内知名的培训项目之一。同时,团队还参与了全国首个关于taTME的TaLaR研究及全球COLOR III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会议上进行学术汇报,连续两年在中国医师协会年会上进行taTME手术演示,多次在国内各项手术视频比赛中斩获佳绩。目前,团队已建立推广taTME的完整手术体系。任明扬教授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经肛腔镜工作组委员,参与制定国内相关手术指南3部。 此外,团队在改进taTME的气腹扑动上自主研发了简易气腹装置,并申请发明专利1项,在全国各个中心得到推广。申报的《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技术》,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库及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重点推广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技术平台进行推广。科室医生杨选华、周冬兵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精肛杯”比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从技术拓荒到如今指南标准制定,我院胃肠肛肠疝外科团队在规范化治疗、多学科讨论、个体精准化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用10余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之路。目前,团队累计完成taTME手术500余例,患者保肛率达98%以上,进一步提高了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培养出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专科医师梯队,使我国复杂直肠癌微创治疗水平跃居世界前列,真正实现了“用中国技术改写全球指南”的医者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