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1小时 护航20年——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高龄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发表时间:2025-01-26 15:56来源:心血管内科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植入一枚无导线起搏器,以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81岁的赵大爷深被确诊为窦房结房室结双病变,该病症犹如高悬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其随时面临突发心脏停搏的生死危机,急需植入心脏起搏器。陈世蓉教授领衔的电生理团队考虑到赵大爷高龄体弱,决定为其实施局麻下经股静脉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 今年1月8日,由王泽峰、郑曦、何蔺、窦晓涛等多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在导管室紧密协作,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操作技能以及高度的默契协作,仅用时1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赵大爷仅腹股沟处有约1厘米微小切口,相比传统手术极大减轻了身体负担。 传统起搏器装置相对复杂,由起搏器和起搏导线两部分构成。在植入过程中,需要在患者左上胸部的皮下组织与肌层之间制作一个约25平方厘米的囊袋,用以放置起搏器;同时,还要将起搏导线通过锁骨静脉或腋静脉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这一过程不仅增加手术操作复杂程度,而且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而此次采用的无导线起搏器,宛如一颗小巧的胶囊。它摒弃了传统的导线连接方式,仅需通过股静脉,便可直接精准送达右心室。这种创新型的起搏器,为患者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优势。首先,手术时间大幅缩短,有效减少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风险;其次,由于无需制作囊袋,彻底杜绝了传统起搏器术后可能出现的囊袋出血、感染等棘手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电极脱位、断裂以及电极引发心脏穿孔等潜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使用寿命方面,无导线起搏器更是表现出色,其使用寿命长达15-20年,远超传统起搏器7-8年左右的寿命。此外,对于那些上腔静脉入路存在困难的特殊患者,无导线起搏器成为了他们重获健康的唯一希望;而对于有特殊美观要求、不愿体表留有明显手术痕迹的患者来说,无导线起搏器无疑是最佳选择。 陈世蓉教授介绍,目前电生理团队已成功开展数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未来,电生理团队将继续秉持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持续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临床实践,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希望与健康,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