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29岁的她咳嗽、咳痰,竟因长了一个“鸵鸟蛋”!发表时间:2025-01-20 09:22 说起鸡蛋、鸭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鸵鸟蛋,大家见过吗?它究竟有多大?据了解,一个鸵鸟蛋大小约为15cmx12cm,而29岁的柏女士体内竟然长了一个鸵鸟蛋大小的肿瘤。幸运的是,在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胸外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为柏女士切除肿瘤,让她年轻的生命再放光彩。 柏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南充人,与丈夫带着孩子常年在外务工,生活平静而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12月,柏女士开始咳嗽咳痰,并出现气促的症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胸部CT显示柏女士纵膈长了一个巨大肿瘤,还合并有胸腔积液,病情危急而复杂。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柏女士一家焦急万分。辗转了广州、上海、成都等地的知名医院就诊,都被告知肿瘤巨大、手术风险较高,一家人陷入了无尽的恐惧和担忧之中。经过反复斟酌,柏女士决定回到家乡,到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胸外科找到郑银彬教授就诊。 入院后,郑银彬教授团队为柏女士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右前纵膈长了一个大小约14cmx10cmx5cm的巨大肿瘤,考虑畸胎瘤可能性大。肿瘤侵犯心包,且包绕上腔静脉,已经严重压迫心脏、肺、气管等器官。更棘手的是,肿瘤已经破裂,在右侧胸腔形成了慢性脓胸和纤维板。 “柏女士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的症状,正是由于肿瘤压迫到了心脏和肺。如此巨大的肿瘤在临床中并不多见,如若不尽快手术切除肿瘤,后期肿瘤将越长越大,增加切除难度不说,柏女士的生命也将受到严重威胁。”郑银彬教授介绍,但由于肿瘤体积巨大,且侵犯上腔静脉和心包,同时形成右侧脓胸纤维板,手术剥离费时稍不注意,就会损伤血管导致大出血,造成患者在短时间内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而且肿瘤紧靠且压迫心脏,粘连重,术中操作易刺激心脏,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循环不稳定,危及生命,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 29岁,柏女士的生命还有许多美好等她开启。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如何在保证柏女士安全的情况下,将肿瘤切除干净?这严峻考验着团队的技术水平。为此,郑银彬教授术前带领团队对柏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多次充分的研判,并与心脏大血管外科、肿瘤科、输血科、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MDT团队专家认真讨论,最终决定与心脏大血管外科的联合为柏女士行“体外循环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右侧脓胸纤维板剥离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12月29日,做好相关准备后,郑银彬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吴国俊教授、彭军医师,经正中切口小心游离肿瘤,一点一点显露心脏及其周围重要血管,为建立体外循环创造必备条件。在清理完右侧脓胸纤维板后,心脏大血管外科陈旭教授和刘仕强教授顺利在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建立了体外循环。郑银彬教授团队精准彻底切除纵膈肿瘤及部分受侵犯的上腔静脉,缝合满意后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最终耗时近6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经胸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及悉心护理,柏女士恢复良好,一周后顺利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成熟性畸胎瘤,意味着彻底治愈,柏女士一家万分感激,为胸外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分别送上锦旗表达谢意。 据悉,这不是郑银彬教授团队完成的第一例复杂纵隔肿瘤切除,但是肿瘤如此之大,累及范围之广,而且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手术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科室过硬的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