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子泵抑制剂
基因检测位点: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
临床意义:90%的PPI类药物通过CYP2C19代谢排出体外,CYP2C19基因突变对药物治疗效果有深远影响。美国蓝十字推荐: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时,应测CYP2C19基因型,根据基因型调整按需服药的维持剂量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荷兰皇家药师协会建议在根治幽门螺旋菌时,若CYP2C19检测结果为超快代谢,则PPI剂量调整原则:埃索美拉唑:推荐将剂量增加50-100%;兰索拉唑:推荐将剂量增加200%;奥美拉唑:推荐将剂量增加100-200%;泮托拉唑:考虑将剂量增加400%;雷贝拉唑:目前暂无推荐。
我院药物基因组检测通过检测三个基因位点,判断CYP2C19的代谢类型,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如果为EM/RM(快代谢),用药指导为正常高剂量,和/或加用其他药物(如法莫替丁);如果为UM(超快代谢),用药指导为剂量增加;如果为IM(中间代谢)或PM(慢代谢),用药指导为正常剂量。
具体以奥美拉唑为例,若CYP 2C19表型为RM,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20mg+法莫替丁20mg,bid;若CYP 2C19表型为UM,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 40mg ,qd or bid;若CYP2C19表型为IM,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20mg,bid;若CYP2C19表型为PM,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20mg,qd or bid。
二、氯吡格雷
基因检测位点: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ABCB1
临床意义:氯吡格雷为前体药物,主要经由CYP2C19代谢为活性产物发挥治疗作用,CYP2C19基因的变异体对氯吡格雷的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变异可使药效下降,有些变异则可增加出血的危险。另外,氯毗格雷主要在肠道吸收,吸收过程中主要受到多药耐药基因ABCB1影响,
通过测定4个基因位点,在检测出CYP2C19代谢快慢同时,也可通过检测多药耐药基因ABCB1,测出氯吡格雷在肠道的吸收强弱情况,从而评估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应用风险,指导用药剂量的调整,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具体以氯吡格雷为例见下表:
CYP2C19 代谢型 |
ABCB1表型 |
风险分析 |
用药方案调整 |
RM |
肠道吸收弱 |
风险 |
剂量增加或方案调整 |
正常 |
正常 |
正常剂量 |
|
UM |
肠道吸收弱 |
正常 |
正常剂量 |
正常 |
出血风险 |
正常剂量或下调剂量 |
|
IM |
肠道吸收弱 |
强风险 |
剂量加倍或方案调整 |
正常 |
正常 |
正常剂量 |
|
PM |
肠道吸收弱 |
强风险 |
剂量加倍或方案调整 |
|
正常 |
强风险 |
剂量加倍或方案调整 |
三、华法林
基因检测位点:CYP2C9、VKORC1
临床意义:华法林的有效治疗范围比较窄,有效剂量难以把握,尤其在使用早期,用量大可能导致出血,用量小则会引发血栓。因此,一个初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调准合适自己的剂量。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研究表明,人体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基因(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2C9基因 (CYP2C9)两个基因位点,它们编码基因有较多的遗传多态性,主要影响华法林的代谢,在华法林剂量的个体差异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两种基因代谢类型不同的患者达到相同的抗凝效果所需华法林剂量在不同个体间相差可达20倍。因此,CYP2C9和VKORC1基因变异的个体在接受华法林治疗时对剂量的需求低,服用华法林后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比较长,在治疗初期有更高的出血危险性。
通过药物基因组检测出华法林基因位点酶代谢能力,可以帮助医生准确预测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因多态性对首次达到治疗INR值的时间以及达到稳定剂量的时间的影响,减少由于过度抗凝引起的岀血危险,从而实现安全用药。